润系普查
RUN SERIES  CENSUS
​当前位置:
您身边的统计知识:农业统计
来源: | 作者:聂航 | 发布时间: 2023-10-09 | 2085 次浏览 | 分享到:

 

8 问:为什么2007年和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数据不一致?

 

答: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内容已根据普查数据进行了修正,所以与之前年份年鉴中数据不一致。2016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普查结束后出版的相关资料,同样会出现与之前公布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也是由于使用了普查数据进行了修订的原因。

 

9 问:夏粮和秋粮包括哪些. 如何获得晚稻数据?

 

答:夏粮即夏收粮食,指上年秋、冬季和本年春季播种,夏季收获的粮食作物,如冬小麦、夏收春小麦、大麦、元麦、夏收马铃薯等。

 

秋粮即秋收粮食,指本年春、夏季播种,秋季收获的粮食作物,如:中稻、晚稻、玉米、高粱、谷子、甘薯、大豆等。

 

晚稻包括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在现行统计制度中,一季晚稻和中稻是一起统计的,双季晚稻单独统计,所以无法单独测定晚稻数据。建议使用中稻和一季晚稻、双季晚稻数据。


10 问:肉类产量数据是如何统计的?

 

答:肉类总产量是指调查期内各种牲畜及家禽、兔等动物肉产量总计,不包括鱼类产品。肉产量统计采用以抽样调查为主,全面统计为辅的方法。猪、牛、羊、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超过98%,由主要畜禽监测抽样调查获得;马、驴、骡、骆驼、兔等其他肉产量由全面统计获得,二者相加就是本年度的全部肉产量。

 

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品种以规模以上全数调查结合规模以下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约2500个县的60万养殖户定期调查,覆盖面广、代表性强,调查结果为全国及省级法定数据。

 

11 问:牲畜出栏率的计算方法。

 

答:

 

        期内出栏头(只)数(包括出售和自宰)

  出栏率 = ———————————————————————— ×100%

                           期初存栏头(只)数(可用上期期末头(只)数代替)

 

12 问:猪肉产量如何计算.出栏头数、均重和产肉率如何获得?

 

答:猪肉产量=出栏肥猪头数×平均每头肥猪出售重量×肥猪产肉率(%)

 

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全国主要畜禽监测调查中包括生猪生产情况调查,调查内容有生猪存栏、出栏、平均每头出售重量、出售价格、猪肉产量等指标。调查方法是生猪规模以上养殖户(单位)采取全数调查,规模以下养殖户采取抽样调查。产肉率是技术性指标,国家统计局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产肉率进行测算评估。

 

13 问:何时对拖拉机的分类进行了重新定义?

 

答:从2019年起,农业农村部新修订的制度《全国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调查制度》(农办机〔2019〕2号)对大中小型拖拉机的划分进行了新的规定,采用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标准《拖拉机功率分类及型谱》(JB/T11320—2013)将功率不大于22.1KW(30马力)的拖拉机统计为小型拖拉机,不再单独统计18.4KW以下的拖拉机,统一了农业机械生产制造部门、使用部门对拖拉机的分类。

 

14 问: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折纯量是如何规定的?

 

答: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折纯量是指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按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的百分之百成份进行折算后的数量。复合肥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按其所含主要成分折算。具体公式为:某种化肥折纯量=该种化肥实际施用量×折纯率(某种化肥有效成份含量的百分比),具体折纯率以化肥包装标识为准,也可参考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的《化肥折纯量参考计算表》。

 

15 问:为什么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不相等?

 

答: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也就是说,在划分三次产业时,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和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应划分到第三产业中。所以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不相等。 


农业普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