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系普查
RUN SERIES  CENSUS
​当前位置:
您身边的统计知识:农业统计
来源: | 作者:聂航 | 发布时间: 2023-10-09 | 208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问:农业统计的范围是什么?

 

答:农业统计范围包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以及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农村各种经济组织,以及各种专业性农、林、牧、渔场;国家各级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工矿企业的农业产业活动单位。不包括军马场及农业科研机构。

 

2 问:如何查询农业统计方面的数据?

 

答:有关农村基本情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等情况的指标数据可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国家统计数据发布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等出版物进行查询。

 

3 问:什么是粮食产量?

 

答:指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全部粮食数量。粮食按收获季节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其它谷物(如谷子、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等);豆类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等;薯类中包括马铃薯、甘薯。这个统计含义和人们习惯上说的“粮食”往往不太一样,在使用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时要特别注意。

 

在粮食生产量的计算上,谷物、豆类一律按脱粒、晒干后的原粮计算产量;薯类则以鲜薯20%重量折算产量。粮食产量的标准计量单位通常为公斤、吨。人们习惯上用的“市斤”与公斤的换算关系是1公斤=2市斤。


4 问:粮食产量是如何统计的?

 

答: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1个省(区、市)夏粮、早稻和秋粮产量的总和。粮食产量统计调查采取主要品种抽样调查、小品种典型调查或全面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地块和生产经营单位。

 

粮食产量抽样调查由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抽样调查组成。以省为总体的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在国家调查县(市)中进行。运用遥感影像,采取空间抽样技术在全国共抽取1万多个样本村,每个样本村抽取3个面积约60亩的样方地块。调查时节,国家统计局各调查队调查人员和辅助调查员对样方地块内及其压盖的所有自然地块中开展播种面积抽样调查。各调查总队根据调查基础数据推算出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是采用实割实测方法,在抽取的面积调查地块中进行。各调查村对相应粮食品种种植地块逐块进行踏田估产、排队,抽选一定数量样本地块做出标记。按照制度要求在每个自然地块抽选3—5个10平方尺的小样方。待收获时各县级调查员或辅助调查员在抽中地块中进行放样,割取样本,再通过脱粒、晾晒、测水杂、称重、核定割拉打损失等环节,计算出地块单产。各调查总队根据地块单产推算各地区单产。

 

5 问:什么是农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有什么区别?

 

答:农作物播种面积是指全年实际播种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等粮食作物;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的面积,无论是播种在耕地还是非耕地上,播种一次统计一次,不得遗漏。农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有以下两方面区别:

 

其一,含义不同。耕地的含义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也包括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农作物播种面积则是对农作物播种实际发生情况的统计,无论是播种在耕地上,还是在非耕地上,只要是播在土地上都要计算播种面积。反之,如果耕地休闲了,没有播种任何农作物,那就不能算入农作物播种面积。

 

其二,性质不同。耕地是存量指标、时点数。农作物播种面积,是流量指标、时期数。各地因气候不同,农作物可以播种1次,或2次、3次,全年的播种面积计算与日历年度不同,是上年的秋冬播加今年的春播和夏播的面积之和。

 

此外,在使用面积数据时,还要注意国标面积计量单位和习惯计量单位的换算,1公顷=15亩,1亩≈667平方米。

 

6 问:计算粮食产量时用的水杂折算系数是多少?

 

答:玉米、小麦及稻谷等粮食的亩产是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实割实测调查推算出来的,在推算单产时,我们需要计算水杂折算系数。水杂折算系数=(1—实测的含水杂质率)/(1—国家标准率)×100%。

 

7 问: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如何计算的?

 

答:按照现行统计制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核算范围是本辖区内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品的价值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的总和。

 

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核算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用产品产量乘以价格求出各种产品的产值,然后把它们加总求得各业的产值,最后各业相加求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生产的各种农产品都要计算产值,并且每种产品都按全部产量计算,不扣除用于当年农产品生产消耗的那部分产品的产值。以林业为例,其产值主要包括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竹材采运产值,林产品产值等。其中林木的培育和种植采用以费用代替生长量计算,即按从事人造林木各项生产活动的成本计算,先取得育苗面积、造林面积、零星植树株数、迹地更新面积、幼林抚育面积、成林抚育面积六项资料,然后分别乘以上述各项生产活动的单位成本得到。

农业普查
更多